玛丽·居里

编辑 锁定 讨论999
同义词 居里夫人(物理学家及化学家)一般指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  ,1911年,因发现元素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  ,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3] 
两项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
两届诺贝尔奖得主,却遭遇中年感情危机,被污为“波兰荡妇”。
中文名
玛丽·居里
外文名
Marie Skłodowska Curie
别    名
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夫人
国    籍
法国
民    族
波兰裔
出生地
波兰华沙
出生日期
1867年11月7日
逝世日期
1934年7月4日 [3] 
职    业
物理学家化学家、 科学家、哲学家
毕业院校
索邦大学(学士),巴黎大学(硕士,博士)
信    仰
科学
主要成就
发现了放射性元素
测定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0项奖金、16种奖章、104个名誉头衔
代表作品
《放射性专论》
丈    夫
皮埃尔·居里
星    座
天蝎座
性    别
发表著作
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
语    言
波兰语英语法语德语

玛丽·居里人物生平

编辑

玛丽·居里求学阶段

1867年11月7日,玛丽·居里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
16岁时的居里夫人 16岁时的居里夫人
1891年9月,赴巴黎求学,11月进入索尔本大学(即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1894年4月,经波兰学者、瑞士福利堡大学物理学教授约瑟夫·科瓦尔斯基的介绍,与比埃尔·居里结识,以便利用居里领导的设备较好的实验室。
1895年4月,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论文《铀和钍的化合物之放射性》,由李普曼宣读于科学院。
1895年7月26日,玛丽与比埃尔·居里在巴黎郊区梭镇结婚。玛丽·居里任女子中学教师。

玛丽·居里研究阶段

1896年8月,玛丽通过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的职称考试。得到理化学校校长舒曾伯格(1827—1897)的支持,玛丽谋得职位,在该校物理实验室工作,与比埃尔(室主任)共事。
1898年7月,居里夫妇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一种放射性新物质》,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说明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84号,比强四百倍,类似铋,居里夫人建议以她的祖国波兰的名字构造新元素的名称polonium)。从此居里夫妇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建立最早的放射化学工作方法。
1898年12月,居里夫妇和同事贝蒙特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含有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新物质》,说明又发现新元素88号,放射性比铀强百万倍,命名为镭(Radium)。玛丽·居里关于发现新元素钋的报告,用波兰文在华沙《斯维阿特罗》画报月刊上发表。
1900年3月,玛丽在巴黎西南的赛福尔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讲授物理学。玛丽的论文《论放射性钡化物的原子量》。居里夫妇在巴黎国际物理学会上宣读论文《论新放射性物质及其所发射线》。
1900年10月,两位德国学者瓦尔柯夫和吉泽尔宣称镭对生物组织有奇特效应。后经居里夫妇证实镭射线会烧灼皮肤。
1902年,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提炼,居里夫妇从数吨残渣中分离出微量(一分克)氯化镭RaCl2,测得镭原子量为225,后来得到的精确数为226。
居里夫妇在实验室 居里夫妇在实验室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8年,为《比埃尔·居里著作集》撰序,追述作者的业绩。该书由法国物理学会委托郎之万编辑,出版于巴黎。晋升为教授。
1911年,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获诺贝尔化学奖。同年,参加了在布鲁塞尔举办的第一届索尔维会议
居里夫人参与第一届索尔维会议 居里夫人参与第一届索尔维会议
1915年,从索尔本大学物理学实验室迁入学研究院放射学实验室。奔波于国内外各地,指导十八个战地医服务队。
1916年,在镭学研究院为卫生员开设辐射学速成课,教医生学会寻找人体中异物(例如:弹片)位置的新法,受协约国军方赞许。
1921年,根据战时笔记整理,写成《放射学和战争》,出版于巴黎
1921年3月8日,接见中国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蔡出国考察途中抵巴黎,邀请居里夫人到北京大学讲学。答称:“此不能往,当于将来之暑假中谋之”。终未成行。 [4] 
1921年5月,母女三人渡海赴美,去接受美国玛丽·居里镭基金募捐委员会“玛丽·居里委员会”所赠送的镭一克。赠送仪式于20日在华盛顿白宫举行,美国总统主持。到费城,接受新钍五厘克;她则以自己最初使用的压电石英计赠美国哲学会。论文《论同位素学和同位元素》出版于巴黎。
1922年2月,当选为巴黎医学科学院院士。
居里夫人和好友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和好友爱因斯坦
1922年5月,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秘书长埃里克·德拉蒙德爵士根据国际理事会的决定发出的邀请,参加上年设立的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初任委员,后当选为副主席。为此,经常去日内瓦出席会议。
1930年,法国政府申请特别研究补助费,得到50万法郎。
签名 签名
1934年,著作《放射性》(两卷)写成,1935年年出版。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居里夫人指导下,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4年6月,住进上萨瓦省桑塞罗谟疗养院。7月4日,以恶性贫血症(由镭引起)逝世于疗养院。托贝医生写下了这样的报告:“他所得的疾病是一种发展迅速、伴有发烧的继发性贫血。骨髓没有造血反应,可能是因为长期积累的辐射量造成的伤害。”闻此噩耗,她最喜欢的一个学生乔治·福尼埃写到:“我们失去了一切。” [3]  蔡元培听后也十分悲痛,1934年7月8日,他用法文致唁电以示悼念:“巴黎大学校长先生:惊悉居里夫人逝世,谨代表中央研究院致以悼忱!深感她的逝世是法国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敬请代向其家属致意。蔡元培。” [4]  7月6日,葬于巴黎梭镇居里墓穴。她的兄(约瑟夫·斯可罗多夫斯基)(布罗妮施拉娃·德卢斯卡向墓穴洒上从波兰带来的泥土。 [3] 
晚年的居里夫人 晚年的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个人生活

编辑

玛丽·居里家庭关系

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父亲乌拉狄斯拉夫·斯可罗多夫斯基是中学的数学教师,母亲布罗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罗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学校校长。幼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家人对其的爱称为“玛妮雅”。玛丽亚行五,上有三姐一兄,即苏菲、布罗尼施拉娃、海伦娜和哥哥约瑟夫。
玛丽在索邦结识了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 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以成吨的工业废渣,因为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的放射性还要强。1898年,居里夫妇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逻辑的推断:沥青铀矿石中必定含有某种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远远大于铀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这种新物质存在的设想。
1903年的居里夫妇 1903年的居里夫妇
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Po)和(Ra)。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作法有效的推动了放射化学的发展。居里夫人晚年跟丈夫生前的学生保罗·朗之万有一段韵事,这个事件在法国闹得风风雨雨。1911年巴黎新闻报在11月4日的标题《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郎之万教授》,传言皮埃尔仍在世时,郎之万和居里夫人有密切的来往。爱因斯坦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他们相爱,谁也管不着,他在1911年11月23日给居里夫人写了封信,以表安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 96)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的。 [5] 

玛丽·居里情感风波

丈夫去世后,玛丽·居里的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状态。直到保罗·朗之万——另一颗伟大而聪颖的头脑,介入了她的生活。朗之万是热爱玛丽·居里的——当然,他的离婚失败了。同时他还愚蠢地让自己的妻子拿到了玛丽·居里写给他的情书,这些情书最终被公布给了报社。玛丽·居里在45岁的这年,陷入了身败名裂的低谷。
保罗·艾培的女儿,玛丽·居里最忠实的学生与支持者之一,却因此与自己的父亲发生了巨大冲突,她站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一字一句地说道:“如果你敢于赶她走,我将永远不会再见你,我的父亲。”她一生里没有顶撞过父亲,惟独在这一件事上表现出了怒不可遏。她清晰地说了以下留给父亲也足以留给未来的话语:“如果玛丽·居里是个男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玛丽·居里在这场舆论风暴中,走向了她生命的陨落。有几乎三年的时间里,她的精神是在一种崩溃状态里,她被她周围的强大的、恶毒的、残忍的敌意打垮了,不得不住进一所由修女开办的医院,以求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治疗。
最终她恢复过来。强悍的意志和工作让她再度站了起来。在这之后她持续工作了22年,继续为法国和世界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 

玛丽·居里科研成就

编辑

玛丽·居里研究领域

1、发现了放射性元素(Po)和(Ra)。
2、提出了-射线(现在已知它是由电子组成的)是带负电荷的微粒的观点。 [1] 

玛丽·居里科学成果

居里夫人在实验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
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
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
的发现在:一种叫做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
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像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镭具有略带蓝色的荧光,而就是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兰西共和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玛丽·居里人物著作

编辑
作品时间
《论镭射线的化学作用》(与皮埃尔·居里合著)1899年
《论放射性钡的原子量》1900年
《新发现的放射性物质及其放射的射线》(与皮埃尔·居里合著)1900年
《放射过程衰变理论》1900年
《论放射性物质》1901年
《论镭的原子量》1902年
《放射性物质的研究》1903年
《论放性》1910年
《同位素及其组成》1921年
《皮埃尔·居里传》1924年
《放射学》1935年
(资料来源 [7] 

玛丽·居里个人荣誉

编辑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 [1] 

玛丽·居里奖金

1898年12月12日热涅奖金,巴黎科学院。 [8] 
1900年12月11日热涅奖金,巴黎科学院。 [8] 
1903年获得诺奖时的证书 1903年获得诺奖时的证书 [8]
1902年12月14日热涅奖金,巴黎科学院。 [8] 
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与亨利·贝克勒尔和皮埃尔·居里合得)。 [9] 
1904年1月4日奥西利奖金(巴黎报业辛迪加颁发,与埃都亚·布郎利合得)。 [8] 
1907年5月6日阿克托尼安奖金,英国皇家科学协会。
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金。
居里夫人1911年的诺贝尔奖证书。 居里夫人1911年的诺贝尔奖证书。
1921年4月23日埃伦·理查兹研究奖金。 [8] 
1924年3月15日阿让德依侯爵1923年大奖金,附铜奖章,法国工业促进会。 [8] 
1931年卡麦伦奖金,爱丁堡大学颁发。

玛丽·居里奖章

1903年伯特洛奖章(与皮埃尔·居里合得)。
1903年巴黎市荣誉奖章(与皮埃尔·居里合得)。
1903年11月5日戴维奖章,伦敦皇家学会(与皮埃尔·居里合得)。 [8] 
1904年8月8日马特奇奖章,意大利科学学会(与皮埃尔·居里合得)。 [8] 
1908年1月19日克尔曼金奖章,利尔工业协会。 [8] 
1909年1月6日艾略特·克鲁森金奖章,富兰克林研究院。 [8] 
1910年7月4日阿尔伯特奖章,皇家艺术学会,伦敦。 [8] 
1919年4月28日西班牙阿方斯十二世大十字勋章。 [8] 
1921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美国哲学学会,费拉德尔菲亚。 [8] 
1921年4月13日约翰·斯考特奖章,美国哲学学会,费拉德尔菲亚。 [8] 
1921年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院金奖章,纽约。
1921年威廉·吉布斯奖章,美国化学学会,芝加哥。
1922年美国放射学学会金奖章。
1924年8月4日罗马尼亚政府一级勋章,有证书和金奖章。 [8] 
1929年纽约市妇女俱乐部联合会奖章。
1931年4月16日美国放射学学院奖章。 [8] 

玛丽·居里名誉头衔

1904年12月1日莫斯科帝国人类学及人种学之友协会名誉会员。 [8] 
1904年5月9日英国皇家科学协会名誉会员。 [8] 
1904年5月18日伦敦化学学会外国会员。 [8] 
1904年9月15日巴塔维哲学学会通讯会员。 [8] 
1904年墨西哥物理学会名誉会员。
1904年5月4日墨西哥科学院名誉院士。 [8] 
1904年华沙工业及商业促进委员会名誉委员。
1906年11月6日阿根廷科学学会通讯会员。 [8] 
1907年2月2日爱丁堡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8] 
1907年5月25日荷兰科学学会外国会员。 [8] 
1908年1月29日圣彼得堡帝国科学院通讯院士。 [8] 
1908年3月10日布伦瑞克德自然科学学会名誉会员。 [8] 
1909年日内瓦大学名誉医学博士。
1909年3月31日波伦亚自然科学协会通讯会员。 [8] 
1909年捷克科学文学艺术学士院外国合作院士。
1909年9月27日费城医药学院名誉职员。 [8] 
1909年克拉科夫科学院现任院士。
1910年12月19日智利科学科学院现任院士。 [8] 
1910年4月23日美国哲学学会会员。 [8] 
191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外国院士。
1910年3月1日美国化学学会会员。 [8] 
1910年伦敦物理协会名誉会员。
1911年伦敦通灵研究学会名誉会员。
1911年4月19日葡萄牙科学院外国通讯院士。 [8] 
1911年11月24日曼彻斯特大学名誉理学博士。 [8] 
1912年4月16日比利时化学学会名誉会员。 [8] 
1912年4月12日圣彼得堡帝国实验医学研究院合作会员。 [8] 
1912年华沙科学学会实任会员。
1912年雷姆堡大学哲学部名誉职员。
1912年华沙摄影学会会员。
1912年雷姆堡工艺学校名誉博士。
1912年维尔那科学学会名誉会员。
1913年5月21日阿姆斯特丹皇家科学院特别院士(数学部及物理学部)。 [8] 
1913年伯明翰大学博士。
1913年1月15日爱丁堡科学及艺术联合会名誉会员。 [8] 
1914年3月莫斯科大学物理医学学会名誉会员。 [8] 
1914年5月30日剑桥哲学学会名誉会员。 [8] 
1914年4月15日伦敦卫生研究院名誉会员。 [8] 
1914年4月22日费城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 [8] 
1918年4月1日西班牙皇家医疗电学及医疗放射学学会名誉会员。 [8] 
1919年4月25日西班牙皇家医疗电学及医疗放射学学会名誉会长。 [8] 
1919年7月5日马德里镭研究院名誉院长。 [8] 
1919年华沙大学名誉教授。
1919年波兰化学学会会员。
1920年丹麦皇家科学及文学院普通院士。
1921年6月10日耶鲁大学名誉理学博士。 [8] 
1921年7月18日芝加哥大学名誉理学博士。 [8] 
1921年6月15日西北大学名誉理学博士。 [8] 
1921年5月13日史密斯学院名誉理学博士。 [8] 
1921年7月12日维尔斯利学院名誉理学博士。 [8] 
1921年5月3日宾夕法尼亚女子医学院博士。 [8] 
1921年6月1日哥伦比亚大学理学博士。 [8] 
1921年匹兹堡大学名誉理法博士。
1921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1921年布发罗自然科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1年纽约矿物学俱乐部名誉会员。
1921年美国放射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1年新英格兰化学教师联合会名誉会员。
1921年美国博物学博物院名誉会员。
1921年新泽西化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1年工业化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1年克力斯提阿尼亚学士院院士。
1921年诺克斯艺术及科学学士院终身名誉院士。
1921年美国镭学会名誉会员。
1921年挪威医学放射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2年纽约法国同盟会名誉会员。
1922年巴黎医学科学院自由合作院士。
1922年比利时俄国科学组名誉院士。
1923年罗马尼亚医疗矿泉学及气候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3年爱丁堡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1923年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数学家及物理学联合会名誉会员。
1924年华沙市名誉市民。
1924年姓名与巴斯特并列刻于纽约市政厅某建筑上。
1924年华沙波兰化学学会名誉博士。
1924年克拉科夫大学名誉医学博士。
1924年克拉科夫大学名誉哲学博士。
1924年里加市名誉市民。
1924年雅典通灵研究学会名誉会员。
1925年波兰卢布林医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6年马罗“旁提菲西亚·泰伯林那”普通会员。
1926年巴西圣保罗化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6年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
1926年巴西女权发展联合会名誉会员。
1926年巴西圣保罗药剂及化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6年华沙工艺学校化学部名誉博士。
1927年莫斯科科学院名誉院士。
1927年波希米亚文学及科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7年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
1927年美国州际医学研究生联合会名誉会员。
1927年新西兰研究院名誉会员。
1934年,晚年的居里夫人。 1934年,晚年的居里夫人。
1929年波兰波兹南科学之友学会名誉会员。
1929年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1929年格拉斯哥市民名誉市民。
1929年圣劳伦斯大学名誉理学博士。
1929年纽约医学科学院名誉院士。
1929年美国波兰医科及齿科联合会名誉会员。
1930年法国发明家及学者协会名誉会员。
1930年法国发明家及学者协员会名誉会长。
1931年日内瓦世界和平联合会名誉会员。
1931年美国放射学学院名誉职员。
1931年马德里纯物理学及自然科学学士院外国通讯院士。
1932年哈雷德国皇家自然科学院院士。
1932年华沙医学学会名誉会员。
1932年捷克化学学会名誉会员。
1933年伦敦英国放射学研究院及伦琴学会名誉会员。 [5] 

玛丽·居里社会评价

编辑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10] 
科学院院长晓发尔:玛丽·居里,您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个竭诚献身工作和为科学牺牲的伟大妇女,一个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在和平中始终为分外的责任而工作的爱国者,我们向您致敬。您在这里,我们可以从您那儿得到精神上的益处,我们感谢您;有您在我们中间,我们感到自豪。您是第一个进入科学院的法国妇女,也是当之无愧。 [5]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科学家 物理学家 化学家 人物